原本說好要來一次『機車聯誼』,大家好好的再享受一次青春的時光 ~
儘管旁邊的辣妹已變成辣媽,帥哥變成大肚男 ~
但是那是一段值得再三回味的青春時光ㄚ~~
可是,天空不作美啦 ~
陰雨綿綿~ 只好開車上九份囉 !!
原本說好要來一次『機車聯誼』,大家好好的再享受一次青春的時光 ~
儘管旁邊的辣妹已變成辣媽,帥哥變成大肚男 ~
但是那是一段值得再三回味的青春時光ㄚ~~
可是,天空不作美啦 ~
陰雨綿綿~ 只好開車上九份囉 !!
草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之一段,為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,全長8.5公里,經過新北市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的「草嶺」,故稱之為「草嶺古道」。
淡蘭古道的開闢大約是在清乾隆末期,當時由白蘭氏開闢暖暖經十分、楓仔瀨、頂雙溪出宜蘭的山路;嘉慶12年,臺灣知府楊廷理開闢了自四腳亭經蛇仔形至頂雙溪,越草嶺以出宜蘭的山路。在道光3年臺灣北部望族林平侯(林本源之始祖),因當時艋舺、萬華到蛤仔難(噶瑪蘭)的交通非常不便,而斥資拓修楊廷理所開之路線。清咸豐6年,林平侯之子國華繼承父志,修築基隆經瑞芳、頂雙溪到三貂嶺的路線,從此淡蘭通道成為暢通東西之間的重要孔道,行旅興盛達百年之久。
古道的鋪設以我國南方丘陵山路的築路技術,採用當地最常見的砂岩作為材料,石磴如梯,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、頭城鎮公所的開路以及東北角管理處重新以砌石鋪設,而成為一條古意盎然、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。
古道沿途可見夾道的常綠闊葉樹林和人工栽培的針葉樹,以及最具亞熱帶雨林特色的筆筒樹。沿著緩坡上升一路經過古樸的跌死馬橋、仙跡岩、清代總兵劉明燈所題刻的「雄鎮蠻煙」摩碣以及「虎字碑」,距離峰頂的觀景亭就不遠了。登至最頂時,路旁可見一間石材建造的福德祠,形式古樸,祠裡同時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,祠前立有北宜兩縣的界碑。古道沿途設有三座涼亭、解說牌、林務局護管所服務區及公廁等設施,全部的腳程大約需3-4個小時。
美堤河濱公園地處中山高速公路堤頂交流道附近,位於中山區金泰裡,面積四十四萬平方公尺,
介於基隆河大直橋至中山高速公路間,
基隆河畔兩岸公園不只是住區居民運動休閒的場所,還是夜遊好去處。
尤其入夜後的河岸街燈雅緻迷人,漫步其間,頗富情趣。
侯硐舊名『猴洞』,相傳遠古時候附近的山壁佈滿洞穴,而且棲息著大量獼猴而得名,戰後改名為侯硐,侯硐車站是平溪線煤礦的出入總匯,有些平溪線列車以侯硐站為起訖站。1920年(大正9年)1月27日瑞芳、猴洞段鐵路開始營業,民國51年4月1日改站名為侯硐。
侯硐在平溪線同時擁有車站、煤礦遺址、美麗的橋,但站場卻是冷冷清清,有種不協調的美,這正是它獨有的特色。據說以前這裡聚集許多猴子,因此當地人稱為「猴仔洞」因為不雅所以給為侯硐。
侯硐地區昔日以煤礦為主要生產活動,所以留下來的煤礦坑自然就成為觀光勝地,如瑞三礦業公司、瑞三選礦場、昇福坑、復興礦、侯硐坑等。而人文史蹟方面,也有許多處值得欣賞,像侯硐的神社、山神廟、礦工宿舍、美援厝、大粗坑、及列為國家級古蹟的金字碑等。
紅淡山,位於基隆市仁愛區,瀕臨市區,因日據時代遍植紅淡比樹而得名,為當地居民朝暮往返散步運動之家山,山路四通八達,處處可見早覺會所建的山莊涼亭,而寺廟亦多。
由於缺乏整體規劃,民眾各自開發,山莊涼亭各式各樣,有木造、水泥造等型式;步道風格亦紛歧而多元,或鋪水泥,或鋪石板,石板材質亦各不同。總之,情況與台北都會郊山相類似。
紅淡山所以不因此而失色,仍值得一遊,或許是因為她位處於基隆,俯臨基隆港區。一座山若能位於山海之交,可登高望海,就不致於會太失色。大海遼闊,總能讓人舒展心情。紅淡山下有基隆港,港灣燈塔、碼頭船隻、貨櫃升降,車船繁忙;特殊的港都氣氛,散發著海洋異國風味,有其迷人之處。
中午打開電視,爸拔看到新聞播報陽明山飄雪了...
本來要計畫去太平山的我們,趕在天黑之前上陽明山去尋雪!
無奈山上早就交通管制了~
在陽明山上轉來轉去,就是找不到新聞中的 [ 瑞雪 ] ....
殘念...
【台北木柵‧貓空纜車】
貓空纜車系統全長4.03公里,略呈7字型,為臺北市內第一條纜車系統,共設置4座供旅客上、下纜車的場站,依序為「動物園站」、「動物園內站」、「指南宮站」及「貓空站」,另2座轉角站為動力操控及路線彎折之用,不提供旅客上、下車服務。新的交通方式除了能讓旅客從高空俯瞰貓空茶園的景色,亦可確保貓空的純淨、完整的自然環境。 |
雪見地區位屬苗栗縣泰安鄉,範圍包括雪霸國家公園西北側的雪見遊憩區及鄰近部落。
雪見遊憩區海拔高度約在600到2600公尺之間,雨量豐沛、雲霧飄渺。1927年,日本登山家沼井鐵太郎登上大霸尖山,遙望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稜線,感動之餘,在考察紀行中寫道:「這神聖的稜線啊!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,戴上勝利的榮冠,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」聖稜線的名稱便由此而來。聖稜線包括雪山主峰、雪山北峰、穆特勒布山、巴紗拉雲山、小霸尖山大霸尖山等十餘座山所構成的山稜,是雪霸國家公園內最美的景緻之一,更因為2006年播出的金鐘獎連續劇《聖稜的星光》而知名度大增。早期的泰雅族人稱此地為Buan Para,意思就是「等待狩獵山羌的地方」。
園區內的北坑溪古道,是眺望聖稜線的絕佳路段。每年冬季可見雪山稜線的皚皚白雪,「雪見」因而得名。雪見地區原為北勢群泰雅族的祖居地,歷經多次遷移後,現今分佈在大安溪兩側,分別是天狗、梅園、大安、永安、象鼻、士林、中間及蘇魯等八個部落,分屬梅園、象鼻及士林三個行政村。泰安鄉沿著北坑山、盡尾山及司馬限山分隔成前山及後山,所以當地人習慣將位在後山的三個村合稱為「南三村」,是雪見遊憩區的入口之一。。
南三村位於雪山山脈的山谷間,依傍著河床寬廣的大安溪。因為交通不便,而得以保留純樸自然的鄉村風貌及許多泰雅文化特色。值得旅人放慢腳步、用心體驗,才能深刻感受部落的純樸、寧謐和美麗,這是一個可以體會慢活真諦的地方。
雪霸國家公園面積76850公頃,成立於1992年,是一處山高谷深、地勢崎嶇的秀美靈地,也是台灣第三座山岳型國家公園。區內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51座,其中名列台灣百岳有19座,涵蓋雪山山脈最精華的部分,以及大甲溪和大安溪的流域,肩負著保護特殊物種、集水區、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責任。
園內地形富於變化,如雪山圈谷、東霸連峰、布秀蘭斷崖、品田山摺皺及鐘乳石等,鬼斧神工的景致,令人讚嘆,加上台灣山薺等地質年代以來的稀有植物,及台灣櫻花鉤吻鮭、寬尾鳳蝶等珍稀保育類動物,此區更因以上種種大自然的奧妙而增添精采魅力。
山脈橫亙,可及性低,是雪霸國家公園的遊憩特性,也因此得以保留自然原始的風貌,少有人為干擾。區內以武陵、觀霧及雪見三個遊客中心為門戶,提供各項遊憩資訊及解說服務,是遊客探訪園區最佳的起點。
雪山高峰領10餘公里聖稜線
層峰疊幛、氣勢萬千,雄偉秀麗的「惠蓀林場」,有如世外桃源,山水壯闊、渾然天成。
「惠蓀林場」原名「能高林場」,屬於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場之一,民國56年起,為紀念湯惠蓀校長在視察林場業務時殉職,因此更名為「惠蓀林場」,並豎立湯公碑、湯公亭做為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