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在蒸汽火車淘汰的時代(1990),北縣政府爭取了一輛D51的火車頭來展放,但是對於維護這方面並不重視,運送中吊車對於車身的破壞,管理不當造成汽笛被偷...等等的問題,再再顯示政府對於文化保存觀念的落後及不重視,破壞再破壞之後終於有人覺醒,讓歷史文物經過解說而被重視,而我們就是這樣的情況下來認識一個我們不曾踏足的年代及DT51的繁華可以被流傳下去。
     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在2005年整修陳列室,增加展示板的內容設計,詳述身世脈絡,以及繪製駕駛室內的構造圖,讓民眾對於駕駛室內部的構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,這座展示館也正式定名為「蒸汽機車展示館」。 並在2007年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把這輛火車頭登錄為一般古物,命名為「D51型煤水蒸汽火車頭」,回歸當初在日本出產的型號D51型。(以上資料來自文建會)。
     拜台北縣政府舉辦活動所賜,我們愛愛家族有幸報名參加這樣的導覽活動,且遇到兩個超棒的導覽員,一位是鐵道迷也是火車伯工作室的負責人林信宏老師,另一位是鐵道迷且是此處展示館的整修顧問古庭維老師。
     先帶領大家進入D51世界是的是林老師,艷陽下及蒼蠅蚊子繞的狀況下,大人小孩都有點受不了,不過男生對於火車的著迷是比較有毅力的,小英的兒子就很認真的聽;不過林老師的解解分常的仔細跟認真,從火車的構造年代一一的詳述,也說了不少的趣味佚事;像鏟煤放煤時要分成八個位子來擺放,這樣才可以燃燒完全;也開啟了烏龍車牌的問題,就是車牌跟零件編號不符的問題;還有老師到日本追求蒸汽火車的事情;煤水車就是上層裝煤、下層是裝水,這樣的煤水車可以讓車子從台北跑到屏東都沒有問題;其中比較特別的事路牌受墊,列車要通過月台時都需要交換通行牌,當在交換時列車的速度雖然有慢,但是作用力還是很大為了讓反彈時不要打到自己,就靠這路牌受墊來緩衝,當然有時沒接好還可能將手臂給削斷,鐵道員也曾分享過...........(資料來源:hinet新聞網)

退休駕駛員許夫雲說,駕駛艙是燒煤、露天的空間,駕駛要忍受烈日、風吹雨淋,還有燃燒的熱氣,舒適度跟現在的高鐵、莒光號、自強號根本不能比。

另一位退休駕駛吳卿雄補充說,有能力上車燒煤,都至少是接受6個月以上的訓練,要一手鏟煤、一手控制火爐門開啟,兩手要配合得很好,尤其樹林、雙溪一帶爬坡,煤要加個不停,手幾乎無法休息。



最後呢!為了送獎品還教孩子去做筆記,出題目請孩子去介紹板上抄下來。






 


      第二階段~我們終於可以進入展覽室看實體DT675了!展場中的老寶貝已經經過一番的歷史洗禮跟近期的整修門面,古老師先告訴大家老寶貝名稱的由來,日本製造原名叫做DT51來到台灣改名為DT650,而這台的座號是25號(當初在台灣有37輛),所以650+25=DT675,另外還有一個綽號叫做國王,因為它是最大的蒸汽火車頭;這國王主要的目的就是拉貨;然後也解開了上一位老師提出的編號問題,這台火車所有的零件都一再顯示是DT5120 也就是DT670的車體,最明顯的就是輪子,但是怎麼會出現DT675的編號呢? (請參考洪致文~DT675冒牌烏龍火車事件)簡單來說就是台鐵已經把DT675拆了只剩車牌,但是又答應要把老寶貝送給台北縣政府,為了交差只好把未拆的DT670掛上DT675的牌子來充數。




 

然後坎坷的從嘉義來到台北,這些照片也在展覽室中一一展現,而被搬運損傷的地方,我們都可以從外觀看到,鋼板翻起、鐵管彎曲..等等都可以看到。
     說完了外部構造,第三階段就是內部及駕駛座體驗,不用說這才是孩子們最愛的活動,所有的精神都回來了,這輛火車需要兩位人員來操作,一是駕駛員另外一位是司員也叫火夫就是鏟煤的人,鍋爐的開口就像一隻大瓢蟲一樣,看著老師操作都覺得很重,孩子們雖爬上的駕駛艙,但是四方都有陳年的煤灰,所以只能站著看週遭,駕駛座的椅子更是連縫份都不留的裂開來,幾個孩子就爬上出煤口當個小黑煤。






 
 

      今天在轍維媽媽的帶領下,每個都是有禮貌的好孩子,先會跟老師問好,最後還是有禮貌的跟老師說謝謝。
      天氣熱到大家是汗流夾背,當寫問券調查表時,特別也註明了導覽的時段及環境的狀況都不佳,畢竟古物體積龐大放在室內的展覽室是不可能的,所以請大家如果想要參加導覽,建議挑夏末秋初的季節可能更合適些!
     最後在跟老師閒聊時,知道在暑假7/12~7/13將會由林老師帶團"尋找DT51火車頭之旅",由這展場出發然後是彰化、嘉義東石及台南,這是現存在台灣的DT51老寶貝。

其他相關網站:
DT51 維基百科
台灣迷你爭氣火車同好會
苗栗鐵路博物館
台鐵的鐵道博物館網


筆者: 阿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維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